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7

87.来自火星的一些

87.来自火星的一些灵人来到我这里,贴近我的左太阳穴。他们在那里向我呼出他们的言语,但我不明白它。它的流动极其柔和,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柔和的东西,就像最温柔的微风。它从上面吹向我的左太阳穴和左耳,接着吹向我的左眼,又逐渐移动到右眼,然后流下来,尤其从左眼流到唇部。一到达唇部,它就进入嘴,在口腔内行进;事实上,通过咽鼓管进入大脑。当这呼吸抵达那里时,我明白了他们的言语,并能与他们交谈。我发现,当他们与我交谈时,我的唇在动,我的舌也稍微在动。这是由于内在言语与外在言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外在言语由前往耳朵外膜,然后通过耳朵里面的小器官、膜和纤维被传达到大脑的清晰声音构成。

由此可知,火星居民的语言不同于我们地球居民的。它声音很小,几乎是无声的,并经过很短的途径进入内在听觉和视觉。它因具有这种性质而更完美、更充满思维观念,因而更接近灵人和天使的语言。言语中的实际情感也表现在他们脸上,思维表现在他们眼里;因为对他们来说,思维与言语,以及情感与面部表情行如一体。他们认为想一套,说一套,或意愿一套,脸上却表现另一套是一种罪恶。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伪善或伪装、欺骗、狡诈。

我们地球的上古之人的语言也是这样;在来世,我通过与他们中的一些人交谈而获知这一点。为说明这个问题,我想把我所听来的讲述如下:我通过一种无法描述的流注被指示,那些属于上古教会的人拥有哪种语言。也就是说,它不像我们这个时代的有声语言那样发出清晰的声音,而是静默的,是通过内呼吸而非外呼吸实现的;因此,它是思维的语言。我还被恩准觉察他们的内呼吸是什么样;它从肚脐向心脏行进,因而在他们说话时经过唇部,无需发出任何声音。它不是经由外在途径,敲击所谓的耳鼓进入别人的耳朵,而是经由如今叫咽鼓管的内在途径进入。我被指示,他们通过这种说话方式表达心灵感觉和思维观念,远远比清晰的声音或口头言语能表达得充分的多。这种语言同样靠呼吸来调节,这呼吸是外在的。因为没有一句话,确切地说,没有一句话的一个部分不是靠呼吸来调节的。不过,对这些人来说,语言要完美的多,因为它靠内呼吸来调节;而内呼吸因更内在,更适合并适用于思维观念,故更加完美。此外,它也借助唇部的轻微动作和面部表情的相应变化。事实上,由于他们是属天之人,所以,凡他们所想的,都从他们脸上和眼睛里闪耀出来。它们的变化是一致的,面部表情反映情感的生命,眼睛反映光。他们绝无可能表现出与他们所想的不一致的任何面部表情。他们因通过内呼吸,也就是人之灵本身的呼吸说话,故能与天使来往并交谈。

火星灵的呼吸方式被展示给我,我发觉他们的呼吸从胸腔向肚脐行进,从那里通过胸部以一种难以察觉的呼吸向上流到嘴口。这一点,连同我所经历的其它证据使我看出,他们具有属天的性情;因此,他们与那些属于地球上的上古教会之人没什么区别。灵人和天使都有呼吸(AC 3884, 3885, 3891, 3893)。

属天的奥秘 #5201

5201.“在莎草中

5201.“在莎草中吃草”表教导。这从“吃草”和“莎草”的含义清楚可知:“吃草”或“放牧”是指接受教导,如下文所述;“莎草”,或长在河流附近的长草是指属世人的记忆知识。“草”或“植物”表示这类记忆知识,这从圣言清楚看出来。因此,“在莎草中吃草”表示在记忆知识中并通过这知识接受教导,以学习真理与良善。因为记忆知识是手段,就像内层事物能在其中显示自己的一面镜子;而这个形像则像信之真理与良善,因而属于天堂、被称为属灵的事物能在其中显示并表现自己的另一面镜子。不过,这个形像因更内在,故除了那些拥有植根于仁的信之人外,谁也看不见。这就是“在莎草中吃草”真正意义上所表示的。
  “吃草”表示接受教导,这一点从圣言中读到这个词的地方明显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自此,你们撒种在地上,主必降雨在其上,并使地所出的粮肥美丰盛。到那日,你的牲畜必在宽阔的草场吃草。(以赛亚书30:23)
  “牲畜”表示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在宽阔的草场吃草”表示接受丰富的教导。
  同一先知书:
  我使你作人民的约,复兴那地,使人承受荒凉的产业,对那被捆绑的人说,出来吧!对那在黑暗的人说,显露吧!他们在路上必得饮食,他们的牧场必在一切山坡上。(以赛亚书49:8-9)
  这论及主的到来;“在路上必得饮食”表示在真理上接受教导,“路”是指真理(参看627, 2333节)。“牧场”表示教导本身。耶利米书:
  那些残害、赶散我草场羊群的牧人有祸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论到那些牧养祂百姓的牧人如此说。(耶利米书23:1-2)
  “牧人”表示那些给予教导的人,“羊群”表示那些接受教导的人(343, 3795节);因此,“牧养”表示给予教导。
  由于人们习惯称教师为“牧师”或“牧人”,称那些学习的人为“羊群”,所以当谈及基于出于圣言的教义的讲道或教导时,人们也习惯说“牧养”。但当以这种方式提到这个词时,它只是一种对比,而不像在圣言中那样含有某种灵义在里面。当用在圣言中时,“牧养”之所以具有灵义,是因为当在天堂谈论基于圣言的教导或教义时,这种讨论在灵人界以可见方式来代表;在那里,属灵事物就显现在属世的形像里面。这种代表由青草、植物和鲜花而茂盛,其中还有羊群的草场构成;这种场景照着天堂里所进行的关于教导和教义的讨论的性质而发生种种变化。
  同一先知书:
  我必再领以色列回他的故土,他必在迦密和巴珊吃草,又在以法莲山上和基列境内得以饱足。(耶利米书50:19)
  “在迦密和巴珊吃草”表示在信与仁之良善上接受教导。又:
  锡安女子所有的威荣都离开了她,她的首领像找不着草场的鹿。(耶利米哀歌1:6)
  以西结书:
  我必在美好的草场牧养它们,它们的圈必在以色列高处的山上,它们必在佳美之圈中躺卧,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场吃草。(以西结书34:14)
  何西阿书:
  现在耶和华要牧养他们,如同牧养羊羔在宽阔之地。(何西阿书4:16)
  “牧养他们在宽阔之地”表示在真理上给予教导。“宽阔之地”表示真理(参看1613, 3433, 3434, 4482节)。弥迦书:
  伯利恒、以法他啊,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祂必站立起来,倚靠耶和华的大能牧养。(弥迦书5:2,4)
  又:
  用你的杖牧放你的民,就是你独居的产业的羊群。求你容他们在巴珊和基列吃草,像在往古之日一样。(弥迦书7:14)
  西番雅书:
  以色列所剩下的人们必得吃草、必得躺卧,无人惊吓。(西番雅书3:13)
  诗篇: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诗篇23:1-2)
  又:
  我们是祂造的;我们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场的羊群。(或译)我们是属祂的,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场的羊群。(诗篇100:3)
  启示录:
  宝座中间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启示录7:17)
  约翰福音: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到草场。(约翰福音10:9)
  又:
  耶稣对彼得说,你喂养我的小羊;第二次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说,你喂养我的羊。(约翰福音21:15-17)
  

属天的奥秘 #4038

4038.“骆驼和驴

4038.“骆驼和驴”表良善之真理,无论是颇为外在的还是完全外在的。这从“骆驼”和“驴”的含义清楚可知:“骆驼”是指属世人的一般记忆知识(3048, 3071, 3143, 3145节),一般记忆知识是指较为低级或更为外在的良善之真理;“驴”是指还要低级的,也就是完全外在的属世良善之真理(2781节)。至于何为内层良善与真理,何为居间的良善与真理,以及何为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与真理,可参看前面所述(4009节)。
一般来说,人里面有三层区域,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层。肉体层是最外层,属世层是居间层,理性层是内层。在人里面,只要其中一层掌管另一层,他要么被称为肉体的,要么被称为属世的,要么被称为理性的。人心智的这三个部分以奇妙的方式互通:肉体部分与属世部分相通,属世部分与理性部分相通。人刚出生时纯粹是肉体的,但里面拥有能得到完善的能力。后为,他变得属世,最后变得理性。由此可见,这一方与另一方之间是互通的。肉体部分藉着感官与属世部分相通,并且是以一种截然不同而又互相分离的方式通过属于理解或认知的事物和属于意愿的事物而相通;如果人要变成并成为完全的人,理解或认知和意愿这两种官能必须在人里面充分发展。视觉和听觉尤其服务于充分发展他的理解力,而其它三种感觉则尤其关注他的意愿。人心智的肉体部分藉着这些感觉与他的属世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居间部分相通。因为通过感官进入的事物将自己置于属世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记忆。快乐和愉悦及其中的渴望属于意愿,被称为属世良善;记忆知识属于理解力,被称为属世真理。
人心智的属世部分通过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事物与其理性部分相通,这理性部分就是内层部分,如前所述。从属世层上升到理性层的事物也将自己置于理性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内部记忆,关于内部记忆,可参看前文(2469-2480节)。那里的祝福和幸福属于意愿,是理性良善的形式;而对事物的内在洞察,以及对它们的感知则属于理解或认知,这些洞察和感知的对象就被称作理性真理。这三者(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性)构成人,并且这三者之间是互通的。外部感官是人心智的肉体部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内部感官则是其心智的属世部分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因此,那些存在于人心智的属世部分、源于适合身体的外部感官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之真理的。而那些源于适合其灵并与理性层相通的内部感官的事物则是那被称作内层良善与真理的。介于这二者之间并参与这二者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居间良善与真理的。这三组依次始于内层,就是“羊群、仆婢、骆驼和驴”所表示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